大约10年前,GPS弃军从民,悄悄地与汽车结成亲密同盟。虽已历10年,但是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对GPS仍知之甚少,中国汽车的GPS系统车载率不到2%,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国的GPS行业的潜在市场十分庞大。于是,中国GPS汽车导航市场这块精美的大蛋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GPS导航产品生产厂商,并且也诱惑着中国家电企业的陆续“转行”。
2008年,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轿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加之国产汽车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国产汽车电子化,以及电控化水平都有显著提高,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快速发展。2009年,中国GPS市场销售量达到81.5万套,销售额为41.9亿元,与2008年相比,销量和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50.8%和107.3%。
众多国际导航领域的专家、公司都认为,中国在未来的数年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GPS市场。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GPS导航的发展则尚处于导入期。技术的规范化与产品标准化的建立、POI(兴趣点)的采集、硬件产品标准化的建立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GPS行业的发展。同时,实时交通信息没有与导航仪很好的融合成为限制中国导航仪普及另一个重要原因。
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是未来汽车通讯与导航产品的发展趋势。这种平台将整合汽车通信和导航功能,成为一个可提供各种动态路况交通信息、汽车行驶信息(如,人性化智能语音导航、自动搜索与语音提示、摄像头和限速信息提示)、通信
娱乐服务(如,详细的POI旅途信息)的综合汽车信息系统,可播放DVD/VCD/CD/MP3、接收电视、可视化倒车监控、车载电话、互联网(如,提供优于常规的本地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信息服务)以及车载办公等。
以综合信息平台为蓝本,建立人工呼叫服务中心(call-center)是解决ITS系统不完善所导致的实时交通信息没有与导航仪很好融合的有效手段,同时,人工呼叫服务中心还可以在消费者的要求下提供人工导航、更新路线、转接电话、紧急救援、车辆保养信息等人性化服务,大大完善了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拉近了用户与产品与厂商的距离。
因此,在这个大趋势的影响之下,作为导航定位企业有很强的拓展空间:首先,与网络结合,朝多功能综合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其次,和日常的其他通信电子产品结合,作为终端设备生产,车载GPS定位与智能导航系统可以纳入国家正在开发的TD-SCDMA标准3G技术产业链中,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市场适应性。三是与汽车的其他电子系统、相关性产业相结合。
而且,近几年来,便携式导航仪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PDA式和手机式便携导航仪的问世,使网络导航的概念变为现实。综合信息平台推动了车载导航仪向车载信息系统的转型,将导航、通信、
娱乐、音响、电视、远程诊断与监控和信息服务功能等整合,汽车电子信息一体化系统朝着逐步成形和完善的方向迈进。
综合信息平台充分整合GPS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种资源,并可以与都市消费、旅游出行、媒体杂志、营销伙伴、数据合作、汽车服务等相关领域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关系,以产品和服务为桥梁,为消费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城市导航、道路导航、信息“导航”、生活“导航”、体验“导航”等增值服务;与ITS系统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时获取道路的动态信息,有效地引导车辆在路网中运行。
中国消费者对于新产品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当这项产品的技术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以及随着技术的成熟,价格趋于理性时,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由于中国市场具有庞大的消化力,产品的发展将会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犹如手机和彩电在中国的发展,GPS导航产品、尤其是用过一次就放不下手的具备综合信息平台功能的便携式导航系统必将在未来几年普及全国。目前,国内首款建有配套call-center呼叫服务中心的GPS产品——梦天游95190通信导航仪已在行业中崭露头角,该产品拥有的人工智能导航、一键式SOS紧急救援、客服中心、网络化信息服务以及完备的电话转接等独特功能已在call-center的基础上完全建立起来,并吸引了包括丰田汽车在内的众多上下游相关领域企业前来寻求合作。可以说,梦天游95190通信导航仪是中国GPS产品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操作的先河之作。
GPS定位技术系统应用可行性分析
1、产品用途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路建设、道路运输等各项交通事业正在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为了实现进一步管理好运输市场,
保证运输安全等一系列目标,各级交通部门正在积极推行“智能交通”:即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运输。
本系统对于长途班车、旅游客车、危险品运输等车辆的管理部门监督驾驶员超速行车、疲劳驾驶、提高运输生产组织水平等具有积极的辅助管理作用;同时监控中心可对与正处于超速、抛锚等情况的长途营运车实施报警功能,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运输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车载GPS系统已被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种车辆相关行业所认识并正在积极推广应用中:
1.1企业车队的监控、调度管理;
1.2特种车辆如保安车辆、运钞车、警车、危险用品运输等车辆的监控与派遣;
1.3出租汽车、租赁业的车辆管理;
1.4私家车的车辆状态监控;
1.5车辆贷款销售公司的售出车辆管理;
1.6其他移动目标(舰船、飞机等)的监控、管理等;
2、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
2.1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是基于卫星数据支持的无线导航系统,它提供一种实用的、价廉的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位置、速度和时间的工具。GPS卫星系统包括24颗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有4颗卫星。当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到4颗以上的卫星的信号时,就可以确定当前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海拔高度、速度、方向和精确的时间等关键数据。如果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把接收到的定位信息发送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
2.2 GSM/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SM通信网具有短信信息业务(SMS)和GPRS通讯业务,都是可以用于数据通讯传递GPS位置信息,短信信息业务(SMS)是通过该网的控制信道传输用户信息的一种增值业务,特别适用于信息量不大的突发数据。GPRS通讯业务,它是中国移动基于GSM网络在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组交换的数据承载和传输方式,与原有的GSM短信信息业务比较,GPRS在数据业务的承载和支持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由于采用信道复用技术,每一个GPRS用户都能够实现永远在线,能够很好地适应数据业务的突发性特点,而且相对于短消息等其它无线数据通信业务,GPRS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GPRS数据业务按照流量计费,最高每千字节也只有3分钱,而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月租、包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降低GPRS通信的费用,目前GPRS数据通讯服务在GSM网络覆盖的大多数地区已经开通,通过GPRS网络承载GPS数据传输是目前更具优势的方案,有着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实时性,我们的车辆监控系统正是通过GSM网络以GPRS为主,SMS为辅进行GPS位置传输。
2.3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进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在本系统中,主要用于在计算机中对地图的显示和管理以及城市受控目标信息的管理。
2.4 WEB宽带互联网访问技术:
基于互联网远程控制互联技术,采用登陆网站的方式登陆监控中心,获得用户车辆的当前位置及历史信息,在系统中,不再有固定的监控中心,只有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面向互联网的开放式网站服务器系统,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守候着GSM/GPRS
蜂窝网通信端口及网络客户端访问端口,对于得到的GPS数据,服务器立即进行分析解算、存储,监控用户通过互联网经身份验证后访问服务器,即获得电子地图及与该用户身份相关的车辆位置、历史信息,并在用户的浏览器上实时生成监控界面。
2.5 性能指标
监控范围: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全国城镇以及道路覆盖率大于90%
定位方式:GPS全球卫星定位
定位精度: 位置≤15m(无严重遮挡区域)
速度≤0.1m/s
时间≤1ms
数据传送方式:GPRS数据方式/GSM短信息方式
供电电压:汽车(或船只、飞机)电瓶+9V/+35V
备用电池:NiH电池组+8。4V
功耗:待机电流≤100MA
峰值状态≤300MA
工作温度:-20至+70℃
报警响应时间:数据方式≤25s(网络正常)
抗冲击:15g,11ms,三个方向正反各三次
抗振动:5Hz~200Hz,1.5g,三个方向各一小时
湿热:40℃,95%RH,存储48小时
3、关键技术成熟性分析
3.1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GPS接收机已经被做得非常小巧、价格低廉,可以被广泛安装使用,由于GPS系统定位原理的成熟合理,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这种系统确定的位置误差只有15米左右。
3.2 GSM/GPR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有多种选择,目前由于GSM公网的一系列优点,使GSM无线网成为GPS定位监控系统中首选无线系统。与常规VHF/UHF无线通讯网,800M集群无线通讯网比较,GSM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系统可靠性最强、话机保有量最大的数字移动蜂窝通讯技术,它以统一的方式向各地用户提供所有电信业务的国内和国际漫游,能提供数据、短信信、GPRS等多项服务。利用GSM网传输GPS定位信息是一种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传输手段,它不但通讯范围大、系统运行可靠,而且经济适用,各地监控中心易于联网,所以,将GPS与GSM有机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系统多业务服务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以最小的投资和运营费用实现移动目标的报警、定位、联网。
目前,我国的GSM通讯网已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GSM的SMS于GPS的结合应用效果,已在实际中得到证实。
3.3 GIS(地理信息系统):
GIS作为制图学,计算机技术、地理、遥感、统计、测绘、通讯、规划和管理学科交叉运用的产物广泛地运用在各个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带给我们时空概念的更新。
3.4 WEB宽带互联网访问技术:
近几年互联网已经走进前家万户,特别是宽带互联网已经普及,个人上网很容易获得较大带宽,上网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习惯了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获取新闻、查找资料。
相关阅读与服务
手机定位技术服务,帮助你找回失散的亲人
高精度北斗定位器
公安部关于印发《全国“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通知
超微型全球卫星定位防盗追踪器
最好的汽车摩托车防盗定位追踪器,让爱车尽在掌控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科学方案
做好家庭防盗六点建议
了解更多安防知识>>>
|